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专家评审会举行

时间:2018-07-26 10:07:16 来源:新闻学院 点击:

7月20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专家评审会在明德新闻楼举行。专家组听取了人大新闻学院自我评估情况汇报,与师生代表交流座谈,并给出反馈意见。



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胡正荣,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张涛甫,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张昆,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程曼丽,经济日报社高级编辑姜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靳雷担任评审专家。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主任安志伟、专业学位办主任马胜利,新闻学院执行院长胡百精、党委书记周勇,副院长张辉锋、王润泽、赵云泽,党委副书记蒙彬、韩晓宁,教师代表杨保军、周蔚华、高贵武、许向东、张迪,学生代表周晓辉、倪乐融、高涵、王敏等与会。

评审会由新闻学院执行院长胡百精主持。他希望各位专家对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介绍了学院“对内重构、对外拓展”,着力进行人才培养系统性整合创新的总体情况。

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周勇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学位授权点作自我评估报告,从发展历史、学科构成、建设目标、师资队伍、科研情况、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同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计划。

听取报告后,评审专家组就新闻传播学科建设面临的挑战、科研方向、新闻教育模式、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问题与现场师生交流。专家组充分肯定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并就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胡正荣认为,人大新闻学院一直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发挥着引领作用,应该思考新闻传播学科的顶层设计等重大问题,目前所做的一些尝试和探索是富有成效的。他表示,学科建设应当树立标志性的学者、成果和优势学科,同时,业界和学界、本学科和跨学科、学科基础和前沿、国内和国际等各层面的问题仍有待探讨。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张涛甫表示,人大新闻学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在新时期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中发挥了应有的示范作用。当前,人大新闻学院在发展中面临的以及正在着力解决的一些问题也是整个新闻传播学科所面临的,需要共同探讨。他就确立特色、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和处理好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关系等提出了建议。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张昆对人大新闻学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推进教学平台建设给予肯定。他提出,面对当前的社会转型和传媒变革,应充分体现人大新闻学院在新闻传播学科教育模式创新方面的引领作用。同时,他就如何实现业界引进的师资力量的成长发展等问题与学院负责人作了交流。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对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指导建议。他认为,应将专业方向和研究特色相结合,并希望能更充分地发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作为重点研究基地的作用。他还就教师队伍建设、在跨学科研究中如何保持以我为主等问题与学院负责人进行交流。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程曼丽表示,人大新闻学院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研究方向上既有优良传统又有探索创新,近年来办学国际化水平也有明显提升。她建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在研究方向上应体现引领意识,要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在教学研究、学术研究资源的协同、整合和开放上进一步发挥作用。

经济日报社高级编辑姜波从业界实践出发,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他表示,用人单位普遍评价人大新闻学院毕业生综合素质高、满意度高,面向当前和未来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要进一步认识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协调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的关系。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靳雷结合新闻实践谈到,当前需要进一步加强新闻传播学科学生的专业素养、创新意识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需要加强学界与业界的交流和联系。

在座谈环节,杨保军教授、周蔚华教授等教师围绕业界与学界的关系、新闻教育如何适应时代、新闻传播学的跨学科视野等问题与专家展开探讨,学生代表结合自己在新闻传播学科学习中的疑惑和思考与专家进行交流。



经过综合考察,评审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始终高度重视新闻传播学科学位点的建设,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办学基础扎实,管理制度健全,研究生培养定位清晰目标明确;在办学过程中,积极改革培养机制,拓宽培养模式,提升培养质量;在科研方面,顺应时代的变化,夯实基础理论传统优势的同时,不断拓宽学科边界,有较为清晰的学科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人大新闻学院在学位点建设过程中的具体举措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评估合格。

同时,专家组提出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学科授权点存在的问题。建议进一步补充完善师资队伍,增加师资后备力量,提高国际化水平;借助与北京市开展部校共建,大力引进和培养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进一步加强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的区分,面向实践需求全面加强专业硕士课程体系的专业建设;进一步增强业界师资和整体教学体系的有机融合。



Copyright © 2005-2023 RUC.EDU.CN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04号  京ICP备05066828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