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在全国开展教学成果奖励工作。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自1989年开始举办评选,一般每四年评选一次,目前已开展九届。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共有16项成果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成果总计14项,其中一等奖7项(占获奖总数50%),二等奖7项,一等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一,获奖总数量位居北京地区高校第一。
2023年5月,教育部公示了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拟授奖成果名单,这是历史上首次进行的研究生教育成果国家级奖项评选。经专家评审、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审议,共评出成果284项,其中拟授特等奖成果1项,一等奖成果35项,二等奖成果248项,中国人民大学推荐的7项成果全部通过评审,斩获佳绩,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战略部署,持续深化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坚定不移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充分发挥获奖教学成果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强优秀教学成果的宣传、推广和应用,学校推出躬耕教坛结硕果——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系列展示。
本期,我们将走进严金明教授牵头完成的“多元交叉、虚实结合的土地资源管理“新文科”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创新”成果,该成果获评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张书海(左一)、张秀智(左二)
吕 萍(左三)、严金明(左四)
张正峰(右四)、丰 雷(右三)
张占录(右二)、夏方舟(右一)
第一完成人:严金明,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求是书院院长,学校学术委员会管理学部主任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剑桥大学访问学者。同时担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数字政府与国家治理)主任,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政府与国家治理、自然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等,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和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以及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自然资源部、科技部及各级政府委托课题三十余项,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土资源部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为部级科技领军人才、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和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荣誉称号。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新文科”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亟需开展学科融合、文理交叉,融汇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土地是生态之依、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母。土地资源管理是研究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和人地关系及其管理的综合性学科,属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的交叉学科。中国人民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全国第一个土地管理专业,其所在的公共管理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
近年来,针对当前土地资源管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时代变化响应滞后,学科交叉融合不够,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教学团队以培养“新文科”高层次研究人才为目标,以“新文科图谱+虚拟教研室+文科实验室+虚拟仿真技术”为着力突破点,系统设计了以“教学科研相促、文理多元交叉、人工智能虚拟仿真叠加、案例教学沉浸体验、‘三基三创三前’本硕博贯通”为特色的研究生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荣获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成果建设历程
教学团队聚焦研学理念、培养方案、教学模式与实践平台四个维度,构建了系统教学方法体系。一是全面升华土地资源管理“教学研究交叉”研学理念。设立5个专业教学与研究中心推进教学科研实时转化,获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和美国估价学会课程认证。二是多元化设计“文理融合交叉”硕博士人才培养方案。破除学科专业壁垒,打造“前沿理论多元融合-研究方法逐层升级”的阶梯式课程体系,开辟文理交叉博士培养通道。三是深化改造“理论方法技术交叉”新型专业教学模式。以研究生“金课”建设为支点,探索浸入式案例剧场新型教学模式,设计“一站式”三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四是打造“产学研用交叉”专业培养实践平台。依托“林增杰土地科学发展基金”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类学术及创业竞赛,全面打造学术交流平台、研究生交换平台、创新创业平台以及实习实践实验平台。
成果汇集形成了科研教学相促、文理多元交叉、人工智能虚拟仿真叠加、“三基三创三前”本硕博贯通等创新点。首先,成果以研促教,以重大项目与平台引领教学培养方向。近5年,教师团队主持多个国家社科重大、自科重点等纵向项目,培养学生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百篇;其次,成果促进文理多元交叉。成果以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等相关理论融合促进了新理论交叉,以计量经济学、地理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融合促进了新方法交叉,以3S空间测绘技术、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融合促进了新技术交叉;再次,成果打造“虚实结合、一站同步”的科研教学模式,以及“理论演绎、案例挖掘”的案例教学模式。最后,率先提出了“三基三创三前”本硕博贯通理念。分别对土地资源管理本科生强调“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硕士研究生强调“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实践”,博士研究生强调“前沿理论、前沿方法、前沿技术”。
首先,新文科教学改革卓有成效。人大公管学院获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成立重点领域虚拟教研室;其次,教材和教学模式推广应用。编写教材被全国多个高校相关专业采用,开发建立的三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年访问人数达13928人次;再次,人才培养成果丰硕。30余年来共培养硕士生1790人,博士生188人,学生近5年来年均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最后,国际影响日益提高。与众多海外名校签订交换项目,十年来研究生国际交换达数百人次,教师团队与剑桥大学共同主持NSFC-ESRC国际合作项目,与国际测量师协会、国际土地联盟等多个国际组织保持长期密切交流。
供稿|公共管理学院
编辑|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