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咨询服务中心开课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福州研究院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赖诗双,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黄建雄,福州市教育局局长游昕,闽江学院副校长李新贤,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委员、三级调研员黄智敏,南平市发改委副主任戚斌,福州市永泰县委乡村振兴办常务副主任郑清钱等出席仪式;中国人民大学乡村振兴咨询服务中心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师生团队、生态文明咨询服务中心生态环境学院师生团队、生态文明咨询服务中心应用经济学院师生团队、新时代社会工作咨询服务中心社会学院师生团队、涉外法治咨询服务中心法学院师生团队及各地研究院的工作团队等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加开课仪式。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仕政主持。

林尚立表示,大学培养的人才要能够立于时代、立于社会、立于变革,关键在于面向实践的教学。中国人民大学将充分利用福州的区位优势、实践优势、发展优势,联动通州、深圳等多家咨询服务中心,努力打造理论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的“创新试验田”、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先锋地”。他表示,希望咨询服务中心能够以真问题锤炼真本领、为创新人才培养厚植土壤,以好成果服务好发展、为重大战略需求提供支撑,以新实践提炼新理论、为自主知识体系注入活力。中国人民大学愿同各位一道,以咨询服务中心体系建设为抓手,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共立时代潮头、共谱时代华章,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力量。

赖诗双表示,此次中国人民大学在福建建设乡村振兴等咨询服务中心,打造面向福建乡村振兴实际的教学实践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人民大学服务地方发展的又一生动实践,将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有力助推福建乡村全面振兴。希望中国人民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聚焦产业振兴,开展科学攻关,依托咨询服务中心的专家团队力量,积极发挥决策咨询功能,为福建乡村振兴注入智慧动能,为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黄建雄表示,中国人民大学福州研究院揭牌成立所带动的一系列项目的落地,为福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希望师生团队能够深入福州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新时代社会工作服务的一线,在火热的实践中观察、思考、研究,为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福州实践提供人大智慧。

冯仕政在主持时表示,将咨询服务中心工作融入研究生培养是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的创新行动之一,是学校增强人文社会科学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能力的重要举措。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中国人民大学勇于担当、勇走新路,创新性地将咨询服务中心工作融入研究生培养,努力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输送拔尖创新人才。他表示,希望咨询服务中心团队以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为契机,扎根中国大地,开展好咨询服务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办公室主任胡树刚介绍咨询服务中心有关情况,生态环境学院党委书记贾铁英介绍并发布生态文明咨询服务中心生态环境大语言模型(EE-LLM),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仝志辉、生态环境学院硕士生王宏志、应用经济学院硕士生李坤泰作为咨询服务中心团队师生代表作交流发言。

与会的福建省、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共同为学生代表赠书《习近平在福州》。

林尚立为咨询服务中心师生团队代表授旗。

咨询服务中心建设是中国人民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更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范式创新。从2024年起,中国人民大学各部门通力配合,与福州、深圳、宜宾、义乌等地密切合作,努力将地方的急难愁盼问题转化为学术选题,并于本学期组织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生态环境学院、应用经济学院、社会学院、法学院的师生团队深入当地,围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社会工作、涉外法治等方面场景化、在地化、具身化地开展调查研究,打造高水平咨询服务产品。